
云安:旺洞肉桂多余枝條“變廢為寶”
發布時間 :
目前,鎮安鎮旺洞村肉桂種植規模達9000多畝。肉桂種植戶都知道,對長勢較弱或過長過密的枝條要及時進行修剪,以提高園內的通透性,促進肉桂的生長。然而,大量修剪下來的枝條怎樣實現“變廢為寶”呢?
記者日前在旺洞肉桂加工場看到,不少肉桂種植戶正忙著把剛修剪下來的肉桂枝條運送進場加工處理。肉桂枝條經過切割、分類、烘干、包裝等工序,便成為一包包片狀或絲狀肉桂產品。據介紹,當地肉桂種植戶每年需對肉桂進行兩次修剪,年均剪下肉桂枝條逾400噸,如何處置大量修剪下來的枝條曾是長期困擾桂農們的一大難題。旺洞肉桂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馮天石說:“桂枝樹的枝條每年要修理一到兩次才快高快大的,以前沒有合作社,沒有人收購桂枝條,桂枝條全部都是爛在山上的?!?/span>
肉桂種植戶做夢也沒想到,以往修剪下來丟棄在山頭的多余枝條,如今經加工處理能“變廢為寶”賣個好價錢,并且進一步拓寬村民就近就業增收渠道。旺洞肉桂加工場工 張國英說:“現在我在這里工作,每天的工資都有120元,平時加班的話又有加班費,在家附近工作的同時又能顧及家里?!?/span>
肉桂產值的提升,得益于鎮安鎮黨委、政府扶持引導旺洞村成立肉桂種植專業合作社,鼓勵合作社與種植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系,并大膽走出去、積極引進來,進一步延伸肉桂產業鏈,提升產品附加值。旺洞村黨總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蘇祿安說:“以往是沒人來收購桂枝條的,砍下來的枝條都是丟棄在山頭。自從2020年引進收購商后,就開始幫肉桂種植戶收購桂枝條,真正實現變廢為寶,每年合計為種植農戶增加收入約30萬元?!?/span>